目前分類:痛風對治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從中醫的觀點,痛風並沒有那麼悲觀,根據我們的經驗,痛風的人多半有兩個共同的症狀,即是身體經常處於心包積液過多和肝熱的狀態。其中心包積液過多是身體的常態,肝熱則是由於過度勞累或情緒壓力引起的,當肝熱出現時就發病。

痛風的患者多半都有腸胃的問題,腸胃的問題會導致心包積液過多的症狀。心包積液過多會導致心臟泵血能力的低落,使得血液無法送到處於微血管末梢的關節,造成關節部位垃圾的堆積。

尿酸晶的形成則和肝熱有密切的關係,肝熱的人小便特別黃而味重,小便中尿酸晶的比例特別高,這些尿酸堆在關節中會造成痛風,堆在腎臟裡則成為腎結石,非常惱人。因此,當這種現象出現時,就應該特別注意保養了。

明白了痛風的原因,治起來就不難了。由於這種病痛起來要人命,因此,緩解疼痛的方法非常重要。疼痛發作時尿酸晶已經存在關節裡,要緩解其疼痛,首先要使之排出,至少離開原來的位置。這時按摩心包經,使心臟恢復正常的能力,將血液送至關節,才能使尿酸晶移動,甚而排出,症狀即能緩解。

按摩的順序是先按崑崙,再按膻中,再按內關,以及心包經其他的穴位。由於發病時這些穴位都是不通的,因此按起來一定特別痛。這種按摩是痛風患者每日必做的功課,只要經常按,疼痛幾乎不會發作。長期下來不但新的尿酸晶不會在關節處堆積,原來堆積的尿酸晶也會愈來愈少,甚至變形的關節都有可能慢慢恢復。因此這個方法可以說是標本兼治的手段。

但是光是按摩心包經是不夠的,還必需使肝熱現象所造成的影響減到最小。當然最好是徹底消除肝熱的產生,這就需要用到一式三招的另兩招,早睡和敲膽經了。當血氣充足時,身體是不容易產生肝火的。因此,改變生活作息也是治療痛風最根本的手段之一。

當痛風發作時,還可以利用熱水泡腳緩解肝熱,或者其他章節所提到的按摩或針灸太沖穴也是消除肝熱很好的方法之一。

在我們的經驗裡,利用一式三招來對治痛風是非常簡單而且有效的方法。而且這種方法,可以快速消除痛風,如果按摩技術良好,徹底使心包經通暢,一次的按摩有時可以達到一星期都不會發作的良好效果。

如意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什麼是痛風?

西洋古典名畫中,有時候見到貴族紳士們,邊啜飲著紅葡萄酒,邊把腳浸泡在水盆中的模樣。其實他們正在忍受痛風的折磨,而雙腳泡水中是當時唯一的治療方法。
自古以來許多帝王將相都受過痛風之苦,所以痛風又稱為『帝王病』,此病好發於中年男性及停經後的女性。痛風可說是男性的疾病,因為女性患者只佔所有病例的百分之十,有遺傳及家庭發病的傾向。

痛風是因為體內『普林』代謝異常或是腎臟排出尿酸的功能障礙,導致血液中尿酸過高,而尿酸鹽結晶體沉積在關節內,造成關節疼痛、腫脹及變形。尿酸是尿酸鹽的一種型態,也是人體能量產生過程中的副產品,不過富含『普林』成份的食物也可見它的存在。血中尿酸的濃度愈高,持續的時間愈久,發生痛風的機會也就越大。但是也並非所有尿酸高及有關節炎的人,皆有痛風。因此,正確的診斷非常重要。

正常人血中的尿酸值約為7.0mg% ,國人約有百分之十五的成年人尿酸值偏高,常喝酒的人尿酸偏高的比例,甚至超過百分之十五。在近十年來,由於經濟進步、營養過剩,痛風發生率也有增加及年輕化的趨勢。

二. 痛風的症狀:

痛風發生的過程大致如下:
急性痛風:常發生於半夜,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發熱及嚴重疼痛,任何輕微的碰觸都會使疼痛加劇。痛風大多侵犯大腳趾關節,其他如背、踝、膝、腕關節都可能發生,此時百分之八十的患者血中尿酸值高。
慢性痛風關節炎:患者的關節、耳輪、皮下組織甚至內臟器官,因為的沉積形成粒狀或球狀的凸起,稱作痛風石。痛風石沉積在關節會造成風關節炎,導致關節變形。若沉積在腎臟亦會影響腎臟功能。

三. 那些人容易患痛風?

痛風有遺傳及家庭發病的傾向:
1.
遺傳 家族中有痛風和尿酸過高者,其子女發生痛風的機會為一般人
的十倍左右。
2.
性別 一般男性較女性易患痛風,但女性停經後之發生率也隨之增加。
3.
年齡 痛風好發於40-60歲的中年人,但有日趨年輕化的趨勢。
4.
肥胖 體重過重者,通常體內尿酸值較高,因肥胖者容易出汗而使小
便量減少,尿酸結晶便積聚於體內而易患痛風。
5.
飲食 高普林食物、暴飲暴食、喝酒過量,均易升高尿酸值而增加患
痛風的機會。

四、痛風患者的治療及自我照顧

痛風病人一般處理原則,仍在控制其急性及慢性的發作,並預防痛風石的沉積,其治療是以藥物及飲食為主。

1. 藥物治療:非類固醇消炎藥秋水仙素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其他的藥物則以抑制尿酸形成或促進尿酸排泄為主。使用秋水仙素可能有腹瀉的副作用,減輕藥量可使腹瀉好轉,故不用擔心。

2. 運動:據烈運動會使出汗量增加,尿酸由小便之排出量減少;運動後所產生的乳酸亦會組止尿酸的排泄,故痛風患者應避免據烈的運動。
3.
多喝水:每天喝3000-4000西西以上的水份,能幫助尿酸的排泄

4. 避免攝取高普林類食物:內臟、海產類、魚肉類、肉湯、乾豆類、香菇、養樂多、發酵乳、胚芽類、蘆筍、波菜、花菜、等都是高普林類食物,應儘量避免少吃,以減少尿酸的形成

5. 避免喝酒:酒在體內代謝後會影響尿酸的排泄,引起痛風,故應儘量避免喝酒。

在此介紹痛風病患的簡易一日食譜:
早餐 低脂奶240cc一杯,二片吐司夾水煮蛋。
午餐 飯一碗、清蒸鱈魚(60公克)、紅燒牛腩(30公克)、炒小白菜、冬瓜薑絲湯、木瓜。
晚餐 飯一碗、烤雞腿(120公克)、高麗菜捲(肉30公克)、燙蕃薯葉、紅白蘿蔔湯、草莓。

然而痛風即使病情多嚴重,只要接受正確治療,平均半年左右就不會再有發作的現象,決不會因為痛風的發作而影響到工作和前途。換句話說,如治療半年後還有痛風發作的現象,就是治療不正確。

冬天是痛風好發期,由於體溫較低,尿酸溶解度也較低,常在吃完火鍋幾杯酒下肚,引發腳部大姆指紅腫不適。痛風是最須要飲食配合的疾病,雖然有很多藥物可控制急性痛風,但平時的飲食控制才是根本的預防之道。

與痛風不同的,退化性關節炎多出現在肥胖的中、老年婦女,尤其是常挑重物或反覆某個動作之工作女性。乃是關節因長期重力負荷或反覆不當使用,使關節軟骨受損及關節腔變小。如膝關節及腰椎關節等。大多於挑重物、爬樓梯、爬山、或走遠路時才出現關節疼痛。

治痛風藥會傷腎嗎?

問:聽朋友說,長期服用痛風藥對腎臟不好是嗎?
答:一般我們所使用痛風藥共有四種:
1)痛風發作前只服一粒的「秋水仙素」。
2)痛風發作之後一次服二粒或三粒的「消炎止痛」。
3)痛風發作很厲害只靠消炎止痛藥沒法止痛時,少部份人必須另加「副腎皮質荷爾蒙」。

4)高尿酸血症的治療藥即是「降尿酸藥」等四種。一般所指的治痛風藥大部份是指(1)(2)(3)這三種止痛藥,這三種藥副作用較大
,常期服用確實對腎臟不好。然而各位經常服用的痛風治療藥只有(4)「降尿酸藥」而已,這種藥常期使用對腎臟決不會有不好的影響,反而不服藥使尿酸增高造成尿酸炎結晶在腎臟沉澱,進而引起尿毒症時對腎臟的害處更大好幾十倍。一般在我們的治療之中(1)(2)(3)治標的藥只開始治療初期較嚴重症狀偶而會用到而已,半年以後則幾乎不必再服用因此只要依照醫師指示服用,副作用及對腎臟障礙的問題則不必考慮。

痛風最新治療法

多數尿酸偏高的人都是因體內新陳代謝問題引起,治療重點不只在痛風發作時止痛,更重要的是須預防致命的合併症,只要不暴飲暴食長期用藥控制尿酸,痛風應該不會再發作。

. 痛風發作時的對症治療法:
發作之前一到十二小時,平均五小時均有預感發生,預感期過了之後就是所謂的痛風的發作,在發作關節部位局部發生紅、腫、熱和激烈的疼痛,痛的不能走路和穿鞋,這痛一分一秒增加,24小時至48小時之內會達到最高峰,疼痛會慢慢減輕,如不去理它一到二星期疼痛會自然消失,因此發作時的治療可分下列四期:
1.
發作前之預感期:只限服一粒秋水仙素
2.
急性期止痛藥的短期大量衝擊法:由於發作疼痛非常厲害,在正常量無法止痛,必須在短期內以較正常量更大之量才能止痛,所以稱之為短期大量衝擊法。
3.
亞急性期止痛藥常用量的使用:發作的急性期(2448小時)過了之後,如仍有疼痛的話,可使用一般的正常量,直到疼痛完全消失為止。
4.
緩解期任何止痛藥均停止使用;如疼痛完全消失任何止痛藥均停止使用。

. 高尿酸血症的藥物治療:
這是治療痛風的重點也是最重要的,因高尿酸血症不但會引起痛風的發作更重要的會引起腎臟、心臟及腦血管障礙而威脅到生命的安全,因此須終生服用藥物把尿酸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
. 輔助療法:
依研究調查結果,痛風病人發生尿路結石的發生率為正常的一千倍左右,為了預防尿路結石的發生,必須配合(1)服用小蘇打水將尿之酸鹼度調整為PH6.2PH6.8。(2)每天保持二千毫升以上的尿量為原則。
. 痛風與飲食療法:
由於尿酸的產生原因,飲食這外在因素只佔六分之一而已,其他六分之五是體內細胞新陳代謝合成所產生的加上嚴格限制病人不能吃高普林食物的話,幾乎所有營養的食物都不能吃,不但會引起營養不平衡,且會造成病患本身及家屬精神上很大的痛苦,治療上反而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因此只要接受正確的治療,飲食不暴飲暴食、不使身體發胖的程度什麼多可以吃。


尿酸值高 不一定是痛風

須了解患者是否有相關病症才能對症下藥

驗血時尿酸值高就代表有痛風嗎?
尿酸值高低會因尿酸沉澱速度而不同,依此作為是否有痛風的依據並不正確,因為有些痛風患者其尿酸值反而很正常,所以其不正確的觀念亟待修正。僅靠驗血時尿酸值的高低去評斷是否有痛風太過於簡單,主要牽涉到尿酸溶解度與沉澱的問題,因此必須藉由臨床上關節炎發病特徵及偏光顯微鏡檢驗去評斷才不會誤診。

未停經的婦女出現的關節炎都和痛風扯不上關係,無須太過緊張。另外有些民眾反映退化性關節炎、脊椎炎等症狀一直沒有改善,事實上這兩種關節炎常合併痛風關節炎的發作,由於尿酸會合併上述相關的症狀,因此在臨床上須深入了解是否有相關症狀,才能對症下藥、解決患者的痛苦。

因尿酸在關節等部位沉澱而形成的「痛風石」讓許多患者相當苦惱,亟欲除去而快之,但隨意的開刀將痛風石括除有一定的危險性,在沒有找出原因之前,即使清除痛風石,還是會再復發,由於痛風石週邊的組織疼腫脹,會造成手術後的傷口癒合不佳,尤其有些痛風石看起來不大,但尿酸有可能散佈的很深,建議如果痛風石已經嚴重影響到觀瞻,或壓迫到神經、造成行動不便,才有必要刮除痛風石。

痛風 年輕人新流行病

痛風簡單講就是普林代謝異常所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加上急性關節炎發作。易發生於中老年之男性,但最近平均發病年齡愈來愈低,且輕年人也愈來愈多,是一種最流行的疾病。

痛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我國病例可說很少,但現在已不是稀奇的病,同樣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這與痛風發病之元兇「高尿酸血症」(血液中尿酸高)愈來愈多有關,因為水隨著經濟的高度成長,糧食充裕,國民對動物性蛋白脂肪及酒的消費量和利尿劑使用量逐年增加有關,日前衛生署公佈國人罹患「高尿酸血症」者高達二百九十萬名,名列流行疾病之首,這點值的我們來共同重視。

發作時的主要症狀外表看視健康之成年人,突然在腳趾關節(以大腳趾約佔70%為最多)局部發生紅、腫、熱及激烈之疼痛。痛的無法走路及穿協,有人形容這痛像狼狗咬到一樣痛,也有人形容這痛像被熔解的鉛塊燙到一樣,更有人形容這痛像被老虎鉗夾到不能再夾了,而又再用力夾下去,換句話說,這痛是一生所遭遇到最大的疼痛。

痛風症有三個特點:

. 急性發作時,有人在旁邊打噴嚏或從旁邊走過帶一點風也會感到痛,有些學者認為痛風因此而得名。

. 急性發作期的疼痛,假如不去理它,一星期左右也會消失,但如果不接受適當治療的話,時間久了疼痛又會再發,同時發作和發作之間,間隔會愈來愈短,次數也愈來愈多,也許侵犯同一關節或其他關節,像風一樣在全身關節跑來跑去,有些學者認為痛風因此而得名。

.92%是男性
這種病最重要的不是其疼痛問題,而是高尿酸血症所引起,威脅到生命之合併症,痛風發作時若不去理它也會自然消失,然而必須注意、消失並不表示病已痊癒,激痛的發生只不過對身體的一種警告,喚起我們的注意,因而有人誤認為其治療僅止於止痛,只在症狀發作時服止痛藥,這是很大的錯誤,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

其治療最重要的是高尿酸血症的治療,因為高尿酸血症不治療,不但其疼痛發作無法避免,同時也會有過多的尿酸鹽結晶在身體各器官沉澱,而造成腎臟病、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血壓、腦中風、腎結石及痛風石等致命之合併症,相反的,如果接受正當的治療,半年之後,如仍有激痛發作的話,即表示治療不正確。同時痛風石只靠藥物治療即可消失,而不必開刀切除。

這種病如不好好治療,其致命合併症十分可怕。但如果有充分的認識治療上沒比它更容易的,因此好好認識痛風及高尿酸血症是治療痛風的第一步。

假痛風

由焦磷酸鈣鹽結晶所引起的假痛風,和痛風一樣,也會波及關節,特別是腳趾引起劇烈疼痛,容易被務認為痛風。

假痛風發生的原因不明,好發年齡在60歲以上(愈來愈多)【痛風好發在40歲】;男女相當【痛風則男性佔大多數】;侵犯關節炎位置,例如大關節,像膝、髖、肩關節【痛風則初發以大腳趾最多見】。也和退化性關節炎同時出現,急性發作也和痛風一樣,疼痛會突然出現,關節會紅腫熱痛、時好時壞,但症狀沒有痛風嚴重。

假痛風和真痛風容易混淆,也常常被當成是痛風治療。所以尿酸的檢驗與注意
症狀的發生是十分重要的判斷依據。

如意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陳俊旭醫師

 

痛風是一種富貴病,通常是吃太多大魚大肉造成的。魚類、海鮮、內臟及豆類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都是高普林食物,吃多了就會讓普林在體內轉變成尿酸,卡在大拇趾關節內,產生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俗稱「痛風」,發作時常會痛到不能走路。一般營養師會說,想要減緩痛風的症狀,就必須降低體內的尿酸,因此蛋白質不能攝取過量,且應盡量避高普林食物,如下表所示:

 

 

低普林食物
(0-25mg/100g)

中普林食物
(25-150mg/100g)

高普林食物
(150-1000mg/100g)

奶、蛋

奶製品、蛋

 

 

豆製品

 

紅豆、綠豆、黑豆、花豆、豆乾、豆腐、豆漿、味噌

黃豆、發芽豆類

海鮮

海參

秋刀魚、旗魚、鯉魚、鱔魚、鰻魚、鮑魚、蝦、螃蟹、烏賊、蜆、魚丸、鯊魚皮

吳郭魚、白帶魚、鯊魚、虱目魚、沙丁魚、海鰻、草蝦、小管、干貝、小魚乾、蛤蠣

其他肉類

豬血

牛肉、羊肉、瘦豬肉、豬皮、豬心、豬腰、豬肺、豬肚、雞胸肉、雞腸肉、雞心

牛肝、豬肝、雞肝、豬腸、雞腸

 

不過,我在臨床上,卻有一個比普林更為先進的治療方法,那就是調整體質的酸鹼度。有些人尿酸很高,但不會痛風,有些人尿酸很低卻會痛風,這不是很矛盾嗎?其實答案很簡單,除了尿酸(普林)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在影響痛風,那就是體質酸鹼。體質太酸,尿酸就會沉澱,引起痛風體質若調回鹼性,尿酸會溶解,痛風也能得到緩解,這就是所謂「酸鹼中和」的觀念。我看過一些病人,痛風嚴重到吃西藥秋水仙素都壓不住,結果我把他們體質調成鹼性,痛風就不藥而癒,快快樂樂回去上班了。

如果想要把體質調整成鹼性體質,必須多吃鹼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而豆製食品雖然大多屬於弱鹼性,但因其中的普林較高,若想調整體質,還是以蔬菜水果為優先食用。

 

 

定期排毒不怕吃進 黑心食品

有人說,景氣不好,應該省吃儉用,買便宜的東西吃,自然醫學博士 醫師不認同這種說法,認為景氣越不好,越要日子過得「三好」--吃好、睡好、想好,如果天天吃泡麵,或吃入滿是農藥或成分低劣的食物,很可能把身體搞壞了,等到景氣復甦時,再也沒有本錢打拚了。
陳俊旭提醒民眾,大多數人同樣暴露在有毒的環境下、吃進有毒的食物,但有些人年紀輕輕便罹癌或生病,而另一群人卻依然健康有活力,彷彿「百毒不侵」,其間最大的差別,便是人體的排毒功能是否能夠充分發揮。
換句話說,只要人體的阻毒、解毒、排毒功能佳,就算不小心吃進一點農藥或有毒的成分,也可以透過人體的肝、腸、腎、皮膚、內分泌如膽汁,將內臟內的重金屬、化學毒物、水溶性或脂溶性毒物排出體外。
因此,當此惡劣局勢下,民眾更要睜大眼晴,慎選食物,少吃垃圾食物,拒絕大吃大喝,精挑細選食材及營養品││總開銷不變,但吃少一點、吃好一點,讓身體更健康。

以下便是 陳俊旭 博士提供的幾種全身排毒方法:

 

定期排毒油汗排毒法

流汗不算排毒,要流「油汗」才算排毒。不要以為皮膚只會排汗,它也會排油。皮膚上的汗腺分泌汗液,皮脂腺分泌油脂,只有在分泌油脂的時候,才會把脂溶性毒素帶出來。
所以,汗流浹背不厲害,要全身冒油發臭才厲害。有很多方法,可以促進皮脂腺分泌,例如:遠紅外線烤箱、蒸汽烤箱、三溫暖、泡溫泉、穿不通風的衣服健走,以及「春捲療法」酘酘等等。
一般說來,越是不容易流汗的人、越是在寒冷的地區或季節,越需要進行油汗排毒。
注意事項:
古老的三溫暖排毒法,在歐洲早就被廣泛運用,最近市面上有一些紅外線烤箱與小型的蒸氣包,都是類似的原理。但是使用這些加溫的設備,除了怕電線走火之外,有些人加溫太快,或是身體太弱,會有副作用產生。
有些人要避免使用,例如懷孕婦女、小孩、心臟病患、血糖太低、重感冒、酒醉、吸毒、劇烈運動後、脫水,或任何身體不舒服的時候

 

定期排毒中醫排毒法

刮痧是排除局部毒素很好的方法。將刮痧板在表皮酸痛處,沾油輕刮,會引起皮下出血,許多毒素這時就會釋出,而形成瘀血斑紋,此時身體會召集白血球來清理毒素,瘀斑在幾天之內就會褪去,如果要更快的話,可以請中醫師進行梅花針放血或拔罐。
此外,穴位按摩也可以排毒。經絡穴位是古代華人偉大的發現。身體常用穴位有三百五十個以上,如果加上阿是穴,人體的穴位至少有一千個以上。有沒有哪些穴位可以加強排毒呢?答案是,
太衝穴、蠡溝穴、太谿穴,是促進肝腎排毒的重要穴位。
位於腳背第一趾骨與第二趾骨結合處之前凹陷處的「太衝穴」,是肝經的原穴,肝臟與肝經的一切問題,都會在這個穴位顯現出來。大部分現代人這個穴位,輕輕一壓,就會發痠,印證了現代人毒素太多,肝臟不好的事實。只要經常按摩太衝穴,或是針灸,就能強化肝臟功能,加強排毒的力量。
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五寸,脛骨內側面凹陷點處的
「蠡溝穴」,是肝經的絡穴。所以肝不好的人或體內毒素太多的人,這個穴位會很痠。想要增加肝臟解毒功能,不妨每天按壓三十下,一天進行兩、三次,可以增強肝臟解毒功能。

 

定期排毒 春捲療法

春捲療法初期需要助手在旁邊待命,但熟練之後,就可以獨自完成。整個「春捲療法」可以分成三大階段:
1.
加熱期:先沖熱水澡或泡熱水,把身體沖到熱熱的微微冒汗,越怕冷或越痠痛的部位,越要用水沖熱,因為這些部位的代謝越差、毒素越多,甚至可以沖到皮膚微微發紅,但要避免燙傷。
頭頂、手臂、上背、下背、胸前、小腹、大腿、腳踝,這些容易發冷的部位,都是要特別加溫的地方。
2.
發汗期:沖完之後,不要穿衣服,直接跳到床上,用棉被把自己包起來,包到密不通風,像包春捲一樣。腳底也要裹緊,如果頭髮有沖熱水,也要用浴巾把頭包起來,像阿拉伯人包頭一樣,只剩眼口鼻露出來,讓全身開始冒汗!
請注意,這時全身絕對不要亂動,不能搔癢、不能調整棉被、不能起來尿尿、不能接電話、不能起來應門鈴、不能起身喝水,總之,要一動也不能動,即使頭頂太涼了、肩膀沒包好,也不能自己調整,要找助手幫忙。

人造奶油的製作方法,是在每個植物油分子裡加兩個氫原子,使原本順式脂肪酸 (cis -Fatty Acid) 變成反式脂肪酸 trans-Fatty Acid) 

反式脂肪酸由於分子的極性較大,油分子之間的互相吸引力較強,所以在常溫下 ( 25 ) 是固態,相當穩定。

而原本的大豆油、玉米油這些植物油,在常溫下比較不穩定,呈液態。

這就像變魔術一樣,液態的植物油,加了兩個氫之後,就變成固態的氫化植物油,然後再加點調味料、人工香料與色素,味道與模樣就跟奶油一樣了。

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人造奶油就是乳瑪琳。

從三十年前開始,台灣人就很盛行吃乳瑪琳,至今仍歷久不衰。另外一種氫化植物油,大家比較沒聽說,但卻更常吃,那就是植物性酥油 (Vegetable Shortenings)。酥油是麵包師父作麵包或餅乾時,幾乎都會加的油,以前多半是用豬油,但現在幾乎全都用氫化植物油作成的酥油。

它可以使糕餅、麵包的口感更好除此之外,由於氫化油不易敗壞,可重複高溫油炸,使食物酥脆、賣相好,有很多業者都使用氫化棕櫚油來油炸食物,例如炸雞、薯條、洋竽片、餅乾、蘇打餅、爆米花、油條、臭豆腐、鹽酥雞……等等。

所以,外食族或喜歡吃麵包、糕餅、零食的人要小心了,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之中,吃下了許多對健康有害的「氫化油」。

氫化油可以說是健康的頭號殺手,因為自然界幾乎沒有氫化油存在 除了牛肚子裡的細菌會製造一些之外 ,人類自古以來的食物裡也幾乎沒有這種東西,所以只要一吃下肚就糟糕了!有多糟呢?

由於反式脂肪酸在我們的生化反應裡是完全不被接受的,所以會導致體內生理功能出現多重障礙,就像原本應該吃油的引擎,卻以水代油灌進油箱一樣,久而久之,引擎自然就會故障。

加拿大政府健康部門於1992年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將母奶收集起來化驗,發現其中有高達 7.2% 的成分是反式脂肪酸,這表示母親本身吃了很多人造奶油、糕餅或其他氫化油。試想,母奶中有 7% 是根本不能吃的氫化油,多麼恐怖!也難怪現在有那麼多小朋友從小就有一大堆毛病。

另外,美國解剖各個年齡層的意外身亡者 發現,由於從小就吃不該吃的東西,兩歲兒童的血管已經開始有破裂(Fatty Streaks) 的現象。要知道,血管管壁本來應該是光滑的,可是現代很多小孩的血管壁卻已經有裂痕,使血小板與壞膽固醇開始堆積,形成硬化斑塊,難怪中風的年齡會越來越低。過去,美國的研究向來認為油脂攝取越多,癌症罹患率越高,近幾年用更精確的統計分析,卻進一步發現,原來是氫化植物油吃越多,癌症罹患率越高。

因此,美國政府規定,從 2006 年起,食品要清楚標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丹麥也規定,從 2004 年起,含反式脂肪酸超過 2% 的食品,不得在丹麥販售,顯示各國都開始正視這個問題。而在台灣,一般民眾不曉得反式脂肪酸對身體危害的嚴重性與存在的普遍性,麵包師傅、餐廳廚師、路邊的小販更不知道他們用的油對健康有多大影響,食品標示更是不清不楚,種種現象 實在令人相當憂心。

健康頭號殺手:氫化油

氫化油的

各種名稱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轉化脂肪(Trans Fat)、氫化植物油(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氫化棕櫚油 (Hydrogenated Palm Oil) 、植物乳化油、植物酥油 (Vegetable Shortenings) 、起酥油。

優 點

不易敗壞、可重複高溫油炸、降低成本、使食物酥脆、賣相好

缺 點

自然界幾乎不存在、人體無法正常代謝、有肝毒性、干擾必需脂肪酸的代謝、細胞膜缺損、荷爾蒙障礙、增加壞膽固醇、使血管硬化、心肌梗塞、腦中風、過敏、自體免疫、免疫力下降、癌症、糖尿病病變

哪些業者經常使用

食品加工廠、麵包糕餅店、速食店、西餐廳、一般餐廳、飯店、早餐店

隱藏在什麼食物中

1.油品:人造奶油 (乳瑪琳、植物酥油、炸油

2.油炸、烘烤、酥製的食物:炸雞、薯條、烤麵包、餅乾、蘇打餅、爆米花、油條、鹽酥雞、臭豆腐、炸排骨、炸雞腿……等等

3.零食糕餅類:洋竽片、冰淇淋、巧克力、餅乾……等等

以上內容摘自《吃錯了,當然會生病! 陳俊旭 醫師的健康飲食寶典》

如意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